万企互联-专注高端网站建设
扫描关注万企互联微信公众账号

扫一扫微信二维码

从微信媒体号的共时阅读形态到“公媒体”新可能

网络知识2013/7/30 1490

微信公众账号“读首诗再睡觉”的创始人范致行做了两个月的深夜推诗后,他畅想出一种非盈利诉求、优雅、众包、发挥公媒体精神的新媒体形态。在共时阅读四个字背后,其实是互联网合作与分享精神的再次唤起,这在2003年以前,被过度商业化开发前的传统互联网所盛行的。

文章一点也不过时。大家来感受一下。

要是没有一些特别的机缘促发,我是不会开一个《读首诗再睡觉》的微信公众号的。我太懒,而不幸动起来,我就变得更懒,老想着怎么能省事。现在,这个省事的目标达成了一部分,所以分享一下变懒心得。

两个半月的收获

自2013年3月11日开设以来,有了:

1)75首诗及诗评及朗诵音频(其中不乏听了会起鸡皮疙瘩汤的精品,我有个朋友说他把手机接上大音箱听某四的朗读,感觉比央视读诗晚会强多了,为此他lp还取笑他是不是迷上这女人的声音了);
2)7000订户(和大号比不算个什么);
3)但我有了(也不是我有了,而是这个号有了)一个20多人的编辑部,不用担心内容生产跟不上。我已经可以不参与内容编写,这个编辑部在自行运转了!他们选诗和推荐总是强于我。(当然我还是有很多想写的)
4)这几十天难以名状的读诗体验,和结下的全新友情。

微信公众号阅读最大的特性

共时性非常重要。由于所有人是基本同时收到投递(当然,不一定同时打开阅读),这一共时性的特点在传统的报刊杂志上是不具备的,而在广播电视则有此特性。

所以,我们现在拥有的这种新媒介形态,既非报刊杂志,亦非广播电视,也不是网站。能否把共时性这一特点运用在文字、图片类型的内容上?

约定播出时间。定时的好处是令听众/读者的注意力聚焦,轻松养成收听/读习惯,记住这个号。就像到了大年三十要看春晚,到了晚上七点要看新闻联播一样。这是电视媒体让观众变懒的一个窍门:通过固化节目的播放时间,来营造一种习惯性的收视体验。我把电视的经验用在移动阅读的体验上,占据这个时段,培养一种在睡觉前读首诗的习 惯,就像饭前洗手、起床刷牙一样——这应该算是一个好习惯吧,呵呵。类似明确播出时间,写在公众号的介绍里的还有36氪的《八点一氪》。

一开始我设定每天晚上11点发送,后来听众/读者抱怨太晚了,于是改到了现在的10点。但由于播出前的审核,很难保证准时投递。微信也不提供定点发送的功能,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。

新组织的力量

新媒体需要新组织。如果自媒体一直是个人操作,其容量和成长性都相当有限。只有成为组织,才有更大空间和能量。怎样实现?

从目前所有机构(包括网站)开设的微信公众号来看,我以为,传统媒体机构是很难孵化出新媒体机构的,最主要原因是传统媒体的组织机构有障碍。编辑和内容生产的权力需要从一个固化的组织结构中伸出,才能赋予到用户之中,将用户转化为内容生产者。

这需要重新思考编辑权力如何划定、分配。

把自媒体变成“公媒体”。如前所述我很懒——一想到要长期坚持不懈按时定点写某种文字就不寒而栗,对读者保质保量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,这可能就是某些朋友说的“读者意识强烈”吧。一 个懒汉编辑有着强烈的读者意识,这对一个号来说太致命了。所以我必须改弦更张,从一开始就不把这个号当成“自媒体”,而视作一个“公媒体”,一个真正意义 上的“公众号”,我只是主要的参与者之一。

我的做法是设置了多个主持人,比如在开办的第三天、第四天,我就邀请了两个朋友徐晨亮、光诸来分别主持,他们负责的当天内容,我完全不加干涉。在后来有了亦团团、流马、某四、亢霖、花喵菜等更多的主持者加入。

于是我实现了我的懒,甚至可以完全不“劳动”了。其实还是在劳动,我的精力可以转向更整体性的内容策划(比如主题周?)和组织。

有一个叫徐德凯的大一小朋友,还主动承担了建设豆瓣小站、推广到各个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工作。《读首诗再睡觉》甚至有了自己的市场经理。

通过互动产生内容的,其实还有类似《电影槽急送》的账号。它每天发布一个卧槽小报,内容是订阅者对电影的吐槽,或者猜片名游戏,互动性非常之强。另外还有胡缠的《请写信给我》,这是一个微信版的树洞,与微博上的@请写信给我 一脉相承。作为树洞,是匿名化的倾吐与分享,而且操作简便,也是通过互动来产生内容的范例。

互联网精神+主人翁精神=公媒体精神

我在与读者互动之中看到了互联网精神:很多原来不认识的人展露出才华,可以迅速从听众/读者转变成一个内容生产者。尤其是我们的声优们,好多是大一大二的年轻人,但已经有不俗的内容生产能力,诗作的朗读、配乐、加工,基本是其独力担纲完成,比如Celia、祭祀、某四等。

我 在“黑手团”(读首诗再睡觉编辑部自称“黑手团”)看到了在很多团队都不具备的主人翁精神:大家不会说这是“范致行的号”,而是说“我们这个号”。这也是 我想追求的效果。大家把一个媒体平台首先当成是所有听众/读者的,然后是团队的,最后是自己的。这是一种令人振奋,感觉到某种共谋、同在的组织体验。

需要补充的是,《读首诗再睡觉》不是一个新闻生产机构,但这一套内容生产模式,是可以用于新闻及其他内容生产的。尽管我们现在对于支撑其成长的商业模式还不清晰。

公媒体的好处是:提高信息产量和生产效率

还是那一点,让我变懒了。开玩笑。其实是让信息加工的效率更高了。比如读首诗再睡觉的每一期节目会包括一张图片、一首诗、一段诗评、一段或几段朗读录音。这种生产模式可以把几个部分的内容分解到不同的人头上,比如有美术才华的人找图,会写文字的写诗评,声音好的朗读诗。

这一隐形又实在的编辑部,没有公司,没有办公室,没有行政人员,没有贴在墙上的制度,自然而然就把内容稳定、高质地生产出来了。我以为,新媒体革命中的组织机构革命,算是有了初步的实践。

所有内容工作的成本几何?唯有时间。如果我本人来主持,一期内容的时间大约是1~2小时,包括找图,找朗读者;朗读者的时间则不定。这些时间是令人放松而愉快的。而愉悦正是对生命消耗最高的奖赏。

公媒体的真正价值:公共机构

如果媒体失去公共性,是所有人的惨事,它意味着我们作为共同群体的信任基石在消失。但我们必然需要这基石。

这就是我认为“自媒体”一词存在很大瓶颈和潜在危险(后继发展乏力)的真实原因:以自办、自娱自乐、自利为关键词无法造就真正的新媒体组织。它将停留于博客、微博,仅此而已。

《读首诗再睡觉》尝试的,是为读诗这样极私密、极个性化的阅读,注入公共性。未来它会继续更加明确公共平台的定位。

《读首诗再睡觉》的部分技术细节

若是多人轮值,不可避免的问题是编辑方针如何统一。

“倾吐与分享”是读首诗再睡觉最核心的内容品质。但在建立编辑团队的过程中,不同的主持人可能互不认识,互不熟悉。于是我建立了一个微信朋友圈,来进行编辑内 容的协调。若在团队内部相互缺乏认同(不仅仅是作为创始人的我与各个主持人的互相认同,还包括主持人相互的认同),黑手团无法达成顺畅的合作。

但即便如此,编辑思路是不可能完全统一的。多人轮值在内容的丰富性上超过单人主持,但在一致性上始终不如。也许还需要些探索,才能将二者的优势进行结合。

微信的多图文是很不聚焦的。

多图文本质上是一个小目录,适合多条信息的组合,却不适合在一个稀缺的推送点去打动用户,分散了力量。

主要原因是这会给用户带来选择压力,足以打消一大半的阅读念头,起码我自己是这样。而且就最近的观察,许多公众号都放弃了多图文,宁可把多条短小内容压入一个单图文之中展示。

微信内容版面的简陋

微信的产品团队是没有“版面”这一概念的,他们不知道字体变化对于阅读意味着什么,在4月份的升级中,居然把字体改大小给去掉了!我不得不copy此前的内容格式,来保持版面的一致。但这也极大限制了我去尝试新的版面形式。

此外,千篇一律的横版大图也令人乏味。很多精彩的竖版大图就不得不切头砍脚。

推广

与其他号相差无几,就不多谈了。但《人物》杂志将其画入对自媒体报道的插画,一个叫王润的朋友在《北京晚报》副刊撰文推荐这个号,完全是粉丝的口碑传播。

未来新的可能:虚拟存在的编辑部

读首诗再睡觉从听众/读者中挖掘了大量人才,将他们的零碎时间进行重新整理和利用,把他们的娱乐变成了一项服务于他人的工作。而那些积极的反馈、用户的成长,便是对他们工作的认可。

然而,读首诗再睡觉的容量委实有限,这些才华有无进一步放大、展示的空间?既然他们乐于自己所擅长的事情,怎样给他们更多空间让他们乐在其中?需要某种经济模式支撑,帮助他们更加专业化。

我设想存在这样一种未来的编辑部:它可以没有实体办公空间,但集合了各类人才,并标记出他们各自所擅长的领域,以及目前手头的时间。当一项内容产品(类似于 “读首诗再睡觉”的这样一个栏目的某一期)要进行生产时,一个类似于主编或导演的主持者便使用这个编辑部,迅速地将内容组织起来。

这些参与者为内容产品的各个部分提供了品质保证,而主编或导演则对整个的内容产品负责。

新类型栏目的多对一,不同于传统媒体栏目的一对多

这样就带来一个与传统媒体操作栏目不同的方式。

传统媒体中,为了充分利用编辑部内的力量和资源,会让一个人负责操作多个栏目。但我们看到在“读首诗再睡觉”这样的组织方式中,实则是许多个人共同负责操作一个栏目。

当有建议出现,我们可以在“读首诗再睡觉”的基础上发展出多个子栏目,或对其进行再分类、细分,我十分犹豫。

我认为“读首诗再睡觉”已经是一个节目形态的最小单元,这是一个节目品牌,而不是一个媒体品牌或频道品牌。所以能对它的形态进行改造,但无法在它之下进行细分和衍伸——那会脱离主题,比如读首诗就别睡觉了,因为你还有其他种种小栏目需要听众/读者去体验。

我们有另外一个更好的方向:连横

我们可以继续借鉴广播电视,将同类品种的节目,进行某种联合,产生出一张新的阅读节目表,例如:

  • 8:15      八点一氪
  • 12:00      中午吃什么
  • 18:30      自在世界or 日落大道
  • 19:30      绿茶书情or 虎读
  • 21:00      世相or 东方历史评论
  • 22:00      读首诗再睡觉or 睡前童话
  • 00:00      深夜谈吃

(注:以上仅为举例,除了八点一氪和读首诗再睡觉之外,不是各公众号实际播出时间)

这样,“读首诗再睡觉”及类似栏目可以继续聚焦于精深,而无需以向下设置新栏目来进行扩张。也就是说,栏目的品牌重要性,胜过了一个多栏目集合体的品牌,更不用提其内含的单个栏目了。绿茶书情会胜过所有文化杂志的读书栏目,深夜谈吃会胜过所有生活杂志的美食栏目。

这一张有序有节奏的节目表,也胜过无序无节奏的微博微信阅读,实现深度阅读的部分回归。(你可以设想一下,你知道什么时间你会去哪里,参与一起读什么)

编辑力量的共享

相投契的栏目品牌可以共组一张节目表,共用一个编辑部、广告部、市场部,但瓜分掉不同时段的阅读。

在这样的联合体(松散的大编辑部)中,节目可以实现编辑力量的共享。比如“读首诗再睡觉”的声优,同样可以为其他的节目献声;美术同样可以为其他栏目进行视觉加工,将其才能最大化发挥,也有更多空间供其发展。在这里它又变得与传统媒体操作栏目并无二致。

文章分类
网络知识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万企互联 咸阳网站建设 咸阳微信营销 IDC主机测评 IP地址查询 万企工具 四六互联 四六技术网 品多技术网 超越彼岸BEYOND 六佰号 秦川云 秦川云影院